比鞋子脱胶更致命的是服务“脱胶” |街头谈话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28日浏览量:
“你是在等这一千块钱来过年吗?”阿迪达斯南昌万象城店经理的这句话成功地将自己追上了。据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直播栏目报道,消费者郭女士在店里花了1699元给儿子买了一双运动鞋。然而,在离开商场之前,新鞋就出现了胶水问题。女士回来了。郭女士到店要求退款,店长不但拒绝,还调侃“就等这千元过年”。微博视频截图 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话。在这位店长看来,花1699元购物的顾客不应该也不值得去斤斤计较“小钱”。这种逻辑无疑是荒谬且危险的。我们先不讨论1000多元算不算“小钱”。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不仅是为了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品牌溢价背后的品质承诺和服务保障。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会被要求退货。这是市场交易中最基本的契约精神,也是法律赋予每个消费者的权利。与“等千元过年”无关。这是原则问题,而不是模式问题。而且,店长用“小钱”来缩小消费者的诉求,相当于把消费者分为三六九等,仿佛只有豪客花大钱才受到应有的尊重,普通消费者的正当诉求变成了“无私”的反抗。在本次事件中,郭女士要求退货。首先,疑似被店员暗示,“是不是被刀割破了?”然后他无意间看到了店长和店员的聊天记录,一清二楚ly说道:“他就是这样被消耗掉的。”这不仅是郭女士个人的耻辱,也是对所有普通消费者的无懈可击的呼吁。首先质量被撤,后台服务态度崩溃。这波居高临下的操作堪称品牌公信力的双重“崩溃”。未开发的鞋子照片/城市场景目前,商店巡逻人员道歉并退款,使危机中的公关行为变得不正确。但这种迟来的补救措施并不能轻易消除这种嘲讽造成的品牌伤痕。这给商家打上一个沉重的问号: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他们是否完全忘记了“尊重每一个消费者”这一最基本的教训?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一双鞋的吱吱声可能只是生产线上的一次偶然失误;但服务和尊重的“脱胶”却原谅了品牌的基础。当然,消费者不不必“等千元过年”,但一个引以为傲的品牌却未必能熬过“年夜饭”,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尊重。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学校、金羊网 正文 |李美艳
编辑:王志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