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改土选种,南疆盐碱地“海稻”丰收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5日浏览量:
初冬时节,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城223团的稻田里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一簇簇丰硕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大功率收割机来回奔波。今年,223团海水稻亩产高达500公斤。海水稻收获场景的航拍。图/铁门关在线微信公众号223 集团位于天山南坡。地球表面的盐壳深度可达40-50厘米,平均厚度为20厘米。盐含量曾经高达千分之二十四。 2022年,当地政府与袁隆平的青岛海稻研发团队合作,开始系统化管理。大功率收割机来回收割水稻。图/铁门关在线微信公众号 袁隆平 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通过深层次改良土壤松动,修建暗渠排水网,利用“盐随水走”的规律,回收农业废弃物,实现“种稻洗盐”,浪费财富。海稻收割。同时,团队积极推进“适应场地种植”。经过多年试验,筛选出元策YC007、新策京号等耐盐碱品种。 1,在盐度为千分之七至八时仍能正常生长。经过四年的改善,土壤含盐量下降到千分之七左右。去年,12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505.1公斤,首次突破千公斤。稻麦轮作田的航空摄影。图/铁门关在线微信公众号 此外,223集团探索了稻麦轮作模式,今年将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500公顷,预计将增加冬小麦种植面积。每亩增收600-700元。石榴云综合@兵团日报、铁门关在线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志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