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如何变得更加国际化?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23日浏览量:
“十四五”期间,北京成功为15场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国家活动提供一流服务,累计接待国宾和重要外宾近2万人次,新设立外资企业8000多家,创办国际学校100多所,开设国际医疗试点机构18所……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如何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展现大国首都的国际风范?文化资源和科技创新?北京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国际交流中心方面还需要做什么?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外国商会代表、专家学者。宜居、旅游在北京具有巨大吸引力。去年,德国人欧阳丽文来到北京,拍摄了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和东北地区执行董事。不到一年,他就爱上了北京的一条河。随着亮马河畔国际风情滨水区全长18公里的滨水绿道建成,逐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人文交流的城市空间。图为2025亮马河国际艺术季开幕。照片由程工拍摄。中国德国商会所在的办公楼与亮马河隔河相望。有一次,他在亮马河边的一家餐馆吃午饭。他在北京最喜欢的德国餐厅也离亮马河不远。 “亮马河是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很迷人,凡是从德国来的伙伴都会惊叹这里的环境和河边设施。”他说。一条河流通过城市更新“苏醒”了翼人见识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国际化基调。随着18公里滨水绿道和亮马河国际风情滨水区的建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人文交流的城市空间。至于河边慢跑的人们,夏天在水中尝试桨板的人们,甚至在河边的市场里,你都能看到不少“外国人面孔”。 “十四五”期间,北京以“一核、两轴、多板块”空间格局为引领,打造特色国际交往场所和设施,呈现出一大批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新时代风貌的国际交往场所和环境。国际交流中心建设不仅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也服务资本高质量发展,吸引高素质人才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国际会展等末端要素,提高资源整合配置能力。在服贸会首钢园区展区,国外展商现场表演,展示民族文化。吴宜彬为欧阳丽文和德国公司拍摄,吸引力不仅仅是一条河、一道风景或一顿饭。 “作为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北京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他表示,北京早已摆脱传统产业模式,持续建设知识经济,国际吸引力将大大增强。谈到可以拓展合作的领域,他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的强项——人工智能。他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主要战略方向北京的变化,不仅会对出行方式、金融模式、消费模式产生影响,也适用于机械化、工业化场景。服贸会上,外国观众与机器人合影。潘志旺拍摄未公布的“国际交流中心城市指数202”l5“北京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参与城市第一”。北京友好产业环境持续改善,创业生态系统全球排名亚洲。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创新活力显着,彰显综合实力。”参与本报告编写的德勤华北区合伙人马飞军表示,北京入境旅游恢复较快,加上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宜居城市优势和旅游友好型城市,这些都凸显了北京的巨大吸引力。达127个,较十三年末增长32%。北京在国际组织集中度与纽约、伦敦等欧美主要城市之间,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 ”马飞军解释说,国际组织是提高城市全球影响力的主要载体。他建议,北京要通过安置和建设国际组织聚集地,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强化在全球治理中更多的枢纽作用。还要促进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集聚,促进创新技术和产业升级和贸易;要打造万事达卡“刷门”乘地铁……6月15日起,北京城轨将支持境外发行的JCB卡和美国运通卡加州rds发放境外客票 魏(孙红阳撰文)首都机场境外旅客支付服务示范区、境外旅客支付服务中心开业。“前提是便捷、人性化。近两年,北京推出了‘一揽子’服务措施,让外国人在京生活更加便利。”无论外国人是新来者还是常客,相关平台的语言互通性和易用性都非常重要。欧阳丽文高度重视一些便于基层落实的数字化措施 昂伟 在“十四年”期间,本市开始探索开通英文版114预约挂号平台、推出“全程在线外国人身份识别服务”、升级数字化办事服务功能等方面。政府涉外交往领域扩大,特别是高频领域医疗预约、交通和公司注册等效率场景。马飞军举了一个例子。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有大量跨国公司需要办理相关业务,跨境服务联动尤为重要。北京可通过优化国际支付结算便利性,提高境外通信服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打通跨境服务“最后一公里”。
编辑:杨浩贤 
